去他的正向思考,想抱怨就大聲說出來吧!《失控的正向思考》文/瑪塞林

http://post.books.com.tw/bookpost/blog/40845.htm

想抱怨的人請聽我一句勸:有怨言就大聲說出來吧!─芭芭拉.艾倫瑞克 

如果我告訴你,過往這幾年所流行的「吸引力法則」,就是鼓吹只要提出請求,堅信不移,最後就能獲得,然後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好的理論,都是毫無根據的鬼話,你相信嗎?或是你願意接受嗎? 

要看此書前,我想先問幾件事。你看過朗達.拜恩的《秘密》,是吸引力法則的忠貞信徒?或是你深信《向宇宙下訂單》,就能與心中的完美男人相遇?還是你將《思考致富》當做是鼓勵你成為有錢人的勵志書?或是你的書架上早放著《積極思考的力量》、《零極限》、《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誰搬走了我的乳酪?》、《不抱怨的世界》,《當幸福來敲門》這類聽起來很扯,卻好像有效得驚人的心靈成長書! 

如果你剛好看過、買過,甚至被這些書吸引過,那恭喜你,趕快打開《失控的正向思考》,兩兩對照著看,絕對會帶給你一些啟發,也許是咒罵。其實我不敢保證,那會是解決你思考上的疑惑,或讓你長久以來賴以支撐的正面思考信仰一夕崩解。 

2006年問世的《秘密》創造出一股無所不在的正向思考風潮,甚至在醫療體系也找到一席之地,被當成治療各種疑難雜症的特效藥,芭芭拉.艾倫瑞克在書中以自身為例,以一貫的幽默與辛辣描寫美國的正向文化已樂觀過度到接近病態的地步。即使她得了癌症,也被認為不該抱怨,甚至連悲觀的權利也不被允許,反被大眾教育成需要感謝癌症,讓她得以獲得真正體驗人生的門票,好看見生活的樂趣。 

但事實上,當正向思考「失敗」,疾病治療無效時,若在這時後再勸病人正向思考,只是讓心力交瘁的患者更增煩惱,這情形就像讓他又得了另一種病。芭芭拉在書裡大聲疾呼,癌症並沒有讓她變得更堅強、更重視心靈層面,反而只讓她體驗到美國文化中強勢又讓人痛苦的正向思考意識形態。而這股力量竟然是鼓勵人們否定現實,欣然接受不幸,甚至遭遇災難時只能怪罪自己。 

所謂的吸引力法則通常宣稱,思想就像磁鐵,能吸來同調性的力量與人,因此我們必須強烈「渴望」財富,來磁化心智,就可望成為有錢人。但以科學上來說,思想雖是神經元放電模式,會在腦中產生電活動,但這種磁場根本弱得可憐,除非透過科學技術,人根本不可能光憑思考來移動滑鼠游標,更不可能把錢移到銀行戶頭。 

就因為吸引力法則缺乏合理解釋,所以有人搬出量子物理學來解釋,芭芭拉則以其細胞生物學博士的身分逐一攻破,痛批正向思想家總愛做極度愚蠢的推斷,只運用經過大幅篩除與改編的量子物理學就狂妄論斷心智能量大到得以創造宇宙。引來群眾前仆後繼的以為只要想要,就能得到。除了使得個人的認知不協調外,甚至造成美國經濟崩壞,因為有大批的激勵專家不斷宣傳只要肯努力,生活就會變得非常美好,讓人們不顧後果的實現了物質的渴望,最後陷入了經濟泡沫化的無底深淵中。 

如果不能抱持正向態度,那到底該用什麼態度生活?悲觀嗎?當然不是。不論是過度負向和正向思考,都會讓人在觀察時無法擺脫情緒,把錯覺當成現實。正向思考讓人「感覺美好」,憂鬱的人則認為世界和自己一樣悲慘,覺得每次努力都會出現最糟的結果。取代這兩種思考的最好方法就是,想辦法擺脫自己的想法,觀察事物的真實面貌,盡量不要讓自己的感覺與幻想對事實加油添醋,去瞭解世界同時充滿危險與機會:人有機會幸福美滿,但也終將一死。 

批判正向思考當然不是希望大家怨天尤人,但在積極樂觀背後,世人終需明白,世界其實是依自己的因果法則和機率法則在發展,跟人類的心智感覺毫不相關,打雷不是天空在發脾氣、疾病也不是天譴。當大家以為只要不抱怨、用心觀想,所有好事都會成真時,芭芭拉只是想告訴眾人:真正的正向思考,是具有面對現實的勇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facai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